秋
夜
冲
虚
观
听
羽
人
奏
乐
花
宫
云
敛
金
轮
高
,
羽
人
向
月
张
云
璈
。
寒
潭
水
立
群
龙
号
,
翩
翩
鸣
鹤
来
九
皋
。
瑶
阶
石
裂
山
泉
叫
,
修
篁
高
咏
长
松
啸
。
忽
如
玉
斧
削
琅
玕
,
又
如
黍
珠
撒
金
盘
。
响
入
遥
天
杂
风
雨
,
老
猿
掷
枝
山
鬼
舞
。
鲍
靓
长
吟
倚
琼
树
,
足
下
呢
喃
双
舄
语
。
写景
秋景
咏物
乐声
赞美
山水
赏析
这首诗描绘了秋夜中冲虚观内羽人奏乐的场景,充满了神秘与宁静的氛围。诗人以细腻的笔触,将观内的景象和声音逐一展现。首先,"花宫云敛金轮高,羽人向月张云璈",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。花宫云散,一轮明月高悬,羽人对着月亮弹奏云璈,预示着接下来将是一场超凡的音乐盛宴。接着,"寒潭水立群龙号,翩翩鸣鹤来九皋",寒潭边,群龙似乎在回应着什么,而远处传来鹤鸣之声,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庄严。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,也暗示了音乐的力量能够跨越自然与灵性的界限。"瑶阶石裂山泉叫,修篁高咏长松啸",瑶阶上,石缝间泉水潺潺,竹林中松涛阵阵,这些自然的声音与音乐交织在一起,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律美。诗人通过对比,展现了音乐与自然界的和谐共融。"忽如玉斧削琅玕,又如黍珠撒金盘",音乐的旋律如同玉斧切割琅玕般清脆悦耳,又如金盘中撒落黍珠般细腻动听。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,形象地描绘了音乐的美妙与复杂性。"响入遥天杂风雨,老猿掷枝山鬼舞",音乐的回响穿越云霄,与风雨交织在一起,仿佛连山中的动物都为之起舞。这种描写不仅增强了画面感,也体现了音乐对自然界的深远影响。最后,"鲍靓长吟倚琼树,足下呢喃双舄语",鲍靓(可能是指观内的道士)在琼树旁长吟,其脚下似乎传来双舄(道士穿的鞋子)的低语。这一细节描绘了道家文化的元素,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主题。整体而言,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,成功地描绘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秋夜音乐场景,展现了音乐与自然、宗教文化的和谐交融,以及音乐所具有的超凡魅力。
猜您喜欢
八月十五夜月二首(其二)
唐·杜甫
稍下巫山峡,犹衔白帝城。气沈全浦暗,轮仄半楼明。刁斗皆催晓,蟾蜍且自倾。张弓倚残魄,不独汉家营。
二郎神
宋·柳永
炎光谢。过暮雨、芳尘轻洒。乍露冷风清庭户,爽天如水,玉钩遥挂。应是星娥嗟久阻,叙旧约、飙轮欲驾。极目处、微云暗度,耿耿银河高泻。闲雅。须知此景,古今无价。运巧思、穿针楼上.....
古橘谣
清·卓肇昌
蓬莱宫前合欢树,碧叶金衣凌霄坞。朝餐五色文彩霞,露浥金茎广寒府。六月珠颗红离离,樵者入山持雷斧。仙室窅然幽以深,小苑丛丛石洞古。洞门白犬笑人来,碧落峰前鸡鸣五。抱犊壁间列.....
杂曲歌辞(其一)清平调
唐·李白
云想衣裳花想容,春风拂槛露华浓。若非群玉山头见,会向瑶台月下逢。
杂曲歌辞·古朗月行
唐·李白
小时不识月,呼作白玉盘。又疑瑶台镜,飞在白云端。仙人垂两足,桂树作团团。白兔捣药成,问言与谁餐。蟾蜍蚀圆影,大明夜已残。羿昔落九乌,天人清且安。阴精此沦惑,去去不足观。忧.....
题苏虞叟岩壑隐居
宋·陆游
苏子飘然古胜流,平生高兴在沧洲。千岩万壑旧卜筑,一马二僮时出游。香断钟残僧阁晚,鲸吞鼍作海山秋。极知处处多奇语,肯草吴笺寄我不。
钓滩
唐·李白
磨尽石岭墨,浔阳钓赤鱼。霭峰尖似笔,堪画不堪书。
奉赠李八丈判官
唐·杜甫
我丈时英特,宗枝神尧后。珊瑚市则无,騄骥人得有。早年见标格,秀气冲星斗。事业富清机,官曹正独守。顷来树嘉政,皆已传众口。艰难体贵安,冗长吾敢取。区区犹历试,炯炯更持久。讨.....
纠错
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、内容、注释、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,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,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。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!
去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