写景
写山
写景+赞美
咏物
情感
怀乡

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楚蜀两地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象,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地域特色。首联“楚蜀风烟接,车书道路通”,开篇即展现出楚蜀两地紧密相连,交通便利,文化交融的景象。楚地与蜀地虽相隔千里,但通过车马行道,两地的文化交流得以畅通无阻,体现了古代中国南北文化的融合与互动。颔联“花开红踯躅,山绕碧崆峒”,则将笔触转向自然景观的描绘。红艳的踯躅花点缀在山间,色彩鲜明,生机勃勃;连绵起伏的山脉环绕,碧绿如画,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。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,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赞美。颈联“比屋兵民杂,居人习俗同”,转而关注社会生活。尽管居民中混杂着士兵与平民,但他们的生活习惯却出奇的一致,这或许反映了当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,或是某种共同的文化传统。尾联“年来寥落甚,吾独愧观风”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社会状况的感慨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曾经繁华的景象变得萧条冷清,诗人自感未能充分领略或记录下这片土地的风貌与精神,内心充满遗憾与愧疚。这一联既是对历史变迁的感叹,也是对自身责任的反思。整体而言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,描绘了楚蜀地区的自然风光与社会生活,展现了作者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。

猜您喜欢

八月十五夜月二首(其二)
唐·杜甫
稍下巫山峡,犹衔白帝城。气沈全浦暗,轮仄半楼明。刁斗皆催晓,蟾蜍且自倾。张弓倚残魄,不独汉家营。
二郎神
宋·柳永
炎光谢。过暮雨、芳尘轻洒。乍露冷风清庭户,爽天如水,玉钩遥挂。应是星娥嗟久阻,叙旧约、飙轮欲驾。极目处、微云暗度,耿耿银河高泻。闲雅。须知此景,古今无价。运巧思、穿针楼上.....
古橘谣
清·卓肇昌
蓬莱宫前合欢树,碧叶金衣凌霄坞。朝餐五色文彩霞,露浥金茎广寒府。六月珠颗红离离,樵者入山持雷斧。仙室窅然幽以深,小苑丛丛石洞古。洞门白犬笑人来,碧落峰前鸡鸣五。抱犊壁间列.....
杂曲歌辞(其一)清平调
唐·李白
云想衣裳花想容,春风拂槛露华浓。若非群玉山头见,会向瑶台月下逢。
上清宝鼎诗二首(其一)
唐·李白
朝披梦泽云,笠钓青茫茫。寻丝得双鲤,中有三元章。篆字若丹蛇,逸势如飞翔。归来问天老,奥义不可量。金刀割青素,灵文烂煌煌。咽服十二环,奄见仙人房。暮跨紫鳞去,海气侵肌凉。龙.....
西江月·题谈月色画梅
清·杨玉衔
根自罗浮移植,居然绿萼仙踪。纤纤十指透香风。颠倒师雄一梦。画石未须十日,消寒恰值初冬。三分春色满琼钟。亏得月明自种。
登报国寺阁(其一)
明·严嵩
毗庐阁望尽京华,楼阁参差云雾遮。雨雪高城催岁暮,音书故国渺天涯。
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
宋·刘黻
共游溪上寺,因得话诗缘。客鬓添新雪,梅花似去年。疏钟含暮雨,古木带寒烟。后会知难定,分题废夕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