·

写花
咏物
秋天的
爱情
婉约
此词分依据为:

赏析

这首诗名为《声声慢·木犀花》,作者是宋代的词人李弥逊。以下是对这首词的鉴赏:首先,词中“龙涎染就,沈水薰成”两句描绘了木犀花的香气浓郁,如同龍涎(龙涎指的是传说中的龙口所滴之物,象征珍贵)一般弥漫开来,经过沉淀后变得更加芬芳,这种比喻手法极富诗意。接着,“分明乱屑琼瑶”一句,用“琼瑶”形容花瓣的细碎和洁白,再次强化了木犀花之美丽。紧接着,“一朵才开,人家十里须知”表达了花香远播,即使只有一朵花开放,也能让周围十里的人都知道它的存在,这种描写展示了木犀花香远播的特性。“花儿大则不大,有许多、潇洒清奇。”这两句通过对比,表达了木犀花虽然体型不大,但其精致与独特之处在于它的细腻和雅致。接下来的“较量尽,诮胜如末利,赛过酴醾”则是用饮酒比赛来形容木犀花香远超越了美酒。诗人通过“更被秋光断送,微放些月照,著阵风吹。”这几句,描绘出秋天的阳光和清冷的月色与花香相互交织,再加上阵阵秋风的吹拂,木犀花的香气愈发浓郁。“恼杀多情,猛拚沈醉酬伊。”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感受和无法自拔的情怀。紧接着,“朝朝暮暮守定,尽忙时、也不分离”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木犀花香的执着,即便是在忙碌的时候,也不愿与之分离。最后,“睡梦里,胆瓶儿、枕畔数枝。”这两句通过梦境中的情景,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无时无刻的思念和追求,连在梦中也想象着身边有木犀花的陪伴。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,展现了诗人对于木犀花香的深沉喜爱,以及这种喜爱如何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。

李弥逊

779首
筠溪居士、普现居士等。大观三年(1109)进士。高宗朝,试中书舍人,再试户部侍郎,以反对议和忤秦桧,乞归田。晚年隐连江(今属福建)西山。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,风格豪放,有《筠溪乐府》,存词80余首

猜您喜欢

百字令·海棠
清·杨继端
彩丝谁绾,似红儿待聘,锦帏春锁。粉本燕支争画到,无比轻盈婀娜。弱不经风,娇还带雨,春有痕难裹。玉纤摘去,绛雪飞上钗朵。早又时节中和,清明渐近,香减熏奁火。欲系好春无气力,.....
望江南/忆江南
宋·欧阳修
江南蝶,斜日一双双。身似何郎全傅粉,心如韩寿爱偷香。天赋与轻狂。微雨后,薄翅腻烟光。才伴游蜂来小院,又随飞絮过东墙。长是为花忙。
玉簪
元·刘因
堂阴秋气集,幽花独清新。临风玉一簪,含情待何人。含情不自展,未展情更真。徘徊明月光,泛泛如相亲。因之欲有托,风鬟渺冰轮。
南歌子·咏所见
清·董俞
嫩绿含烟舞,妖红映水明。珠宫宝幕胜层城。蓦地绛云深处,遇娉婷。绣带鸳鸯暖,罗裙蛱蝶轻。红儿为字雪儿名。偷看桃花扇底,最关情。
减字木兰花
宋·李清照
卖花担上。买得一枝春欲放。泪染轻匀。犹带彤霞晓露痕。怕郎猜道。奴面不如花面好。云鬓斜簪。徒要教郎比并看。
巫山一段云(其四)
宋·柳永
阆苑年华永,嬉游别是情。人间三度见河清。一番碧桃成。金母忍将轻摘。留宴鳌峰真客。红狵闲卧吠斜阳。方朔敢偷尝。
多丽·七夕游莲荡作
宋·葛立方
破波光如镜,三翼轻舟。对雨馀、重岩叠嶂,何妨影堕清流。望芙蕖、渺然如海,张云锦、掩映汀洲。出水奇姿,凌波艳态,眼看□叶弄新秋。恍疑是、金沙池内,玉井认峰头。花深处,田田叶.....
鹧鸪天(其十一)祝良显家牡丹一本百朵
宋·辛弃疾
占断雕栏只一株。春风费尽几工夫。天香夜染衣犹湿,国色朝酣酒未苏。娇欲语,巧相扶。不妨老干自扶疏。恰如翠幕高堂上,来看红衫百子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