抒情
哲理
情感
读书
惜时

赏析

这首诗名为《即事》,出自宋代诗人员兴宗之手。在鉴赏这首诗时,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世俗纠缠的深刻体验与无奈情绪。“我本不即世,世网以维之。” 这两句开篇便道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逃避的心境。"我本不即世"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生活的超然态度,而"世网以维之"则揭示了尽管有这样的情感,但终究无法脱离世俗的羁绊。“维之意何伤,俯仰百念衰。” 在这两句中,诗人深刻地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困惑与无奈。"维之意何伤"反问着为何要被世俗的网罗所困,而"俯仰百念衰"则描绘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。“清真寓天壤,诚尽复谁欺。”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纯净真诚之物的向往,以及对世间虚伪行为的不满。"清真寓天壤"是对心灵自由和纯洁状态的追求,而"诚尽复谁欺"则指出在这个世界上,诚实与信任难以找到。“情忘物自遣,深虞未忘时。” 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去情感的淡忘,以及对未来记忆的担忧。"情忘物自遣"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情怀,而"深虞未忘时"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舍与牵挂。“平生寄笔墨,幽解略自兹。” 最后两句诗是诗人对于一生中寄托于文学创作的总结,以及对自己精神世界的理解。"平生寄笔墨"说明了诗人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通过文学作品传达,而"幽解略自兹"则表明这些作品成为了他内心世界的映射。这首诗通过对世俗纠缠、心灵自由与纯洁、以及个人情感与创作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,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。

猜您喜欢

夜赋
宋·陆游
八十衰翁久挂冠,今年无酒敌春寒。乱云入户雨方急,断雁叫群灯未残。蠹简幸存随意读,蜗庐虽小著身宽。支离自笑心犹壮,忧国忧家虑万端。
鹧鸪天(其七)送廓之秋试
宋·辛弃疾
白苎新袍入嫩凉,春蚕食叶响回廊。禹门已准桃花浪,月殿先收桂子香。鹏北海,凤朝阳。又携书剑路茫茫。明年此日青云去,却笑人间举子忙。
悯农二首(其二)
唐·李绅
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
自勉
宋·陆游
曩岁读隐书,妄意慕陶葛。芝房及乳石,日夜躬采掇。飞举固未能,死籍或可脱。那知事大谬,发齿将秃豁。神仙岂弃汝,正坐自迂阔。馀年尚努力,勿待烛见跋。
对雪
唐·许浑
飞舞北风凉,玉人歌玉堂。帘帷增曙色,珠翠发寒光。柳重絮微湿,梅繁花未香。兹辰贺丰岁,箫鼓宴梁王。
卜算子(其四)齿落
宋·辛弃疾
刚者不坚牢,柔者难摧挫。不信张开口角看,舌在牙先堕。已阙两边厢,又豁中间个。说与儿曹莫笑翁,狗窦从君过。
虞美人·有美堂赠述古
宋·苏轼
湖山信是东南美,一望弥千里。使君能得几回来?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。沙河塘里灯初上,水调谁家唱?夜阑风静欲归时,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。
南乡子·时移守密州
宋·苏轼
东武望余杭,云海天涯两渺茫。何日功成名遂了,还乡,醉笑陪公三万场。不用诉离觞,痛饮从来别有肠。今夜送归灯火冷,河塘,堕泪羊公却姓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