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
十
篇
(
其
四
)
拂
衣
谢
尘
氛
,
静
侣
时
相
追
。
披
素
咏
新
赏
,
开
帙
涣
所
疑
。
岂
不
恋
圭
组
,
天
爵
无
磷
淄
。
岂
不
念
子
孙
,
清
白
自
可
诒
。
观
民
计
已
极
,
从
道
安
可
蚩
。
申
毫
著
斯
文
,
聊
以
从
吾
私
。
抒情
哲理
读书
惜时
赏析
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冯梦祯所作的《五十篇》第四首,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超脱和对道德修养的追求。首句“拂衣谢尘氛”描绘了诗人决然告别世俗烦扰的场景,显示出其高洁的人格。接着,“静侣时相追”暗示了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学问,提升精神境界。“披素咏新赏,开帙涣所疑”表达了诗人研读经典,质疑与求知的过程,体现了他的学术态度和求真精神。诗人认为,尽管对权力和财富有所留恋,“岂不恋圭组”,但他明白真正的价值在于品德,“天爵无磷淄”,即天赐的美德不应被世俗的污渍玷污。“岂不念子孙,清白自可诒”表达了诗人对后代的期望,他希望通过自身的清廉人格为子孙留下宝贵的遗产。接下来,“观民计已极,从道安可蚩”表明诗人关注民生,深思治国之道,认为遵循正道才是最重要的。最后两句,“申毫著斯文,聊以从吾私”表达了诗人通过写作来传播文化,表达个人理念,这既是他的文学追求,也是他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。总的来说,这首诗体现了冯梦祯高尚的道德情操、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对社会公正的执着追求。
冯梦祯
22首
又号真实居士。著名的佛教居士。明代诗人。公元1577年(明万历五年)进士,官编修,与沈懋学、屠隆以气节相尚。后因得罪宰相张居正,被外谪广德州判,复又累迁南国子监祭酒,3年后被劾罢官,遂不复出。移家杭州,筑室于孤山之麓。因家藏王羲之《快雪时晴帖》,遂以此名其堂为“快雪”。为人高旷,好读书,好奖掖后学。诗文疏朗通脱,不事刻镂。著有《快雪堂集》64卷、《快雪堂漫录》1卷、《历代贡举志》等
猜您喜欢
鹧鸪天(其七)送廓之秋试
宋·辛弃疾
白苎新袍入嫩凉,春蚕食叶响回廊。禹门已准桃花浪,月殿先收桂子香。鹏北海,凤朝阳。又携书剑路茫茫。明年此日青云去,却笑人间举子忙。
悯农二首(其二)
唐·李绅
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
自勉
宋·陆游
曩岁读隐书,妄意慕陶葛。芝房及乳石,日夜躬采掇。飞举固未能,死籍或可脱。那知事大谬,发齿将秃豁。神仙岂弃汝,正坐自迂阔。馀年尚努力,勿待烛见跋。
卜算子(其四)齿落
宋·辛弃疾
刚者不坚牢,柔者难摧挫。不信张开口角看,舌在牙先堕。已阙两边厢,又豁中间个。说与儿曹莫笑翁,狗窦从君过。
短歌行
南北朝·张率
君子有酒,小人鼓缶。乃布长筵,式宴亲友。盛壮不留,容华易朽。如彼槁叶,有似过牖。往日莫淹,来期无久。秋风悴林,寒蝉鸣柳。悲自别深,欢田会厚。岂云不乐,与子同寿。我酒既盈,.....
赠友人(其三)
明末清初·屈大均
灼灼怀春鸟,衔花吴江浔。玄豹久不食,蔚然文采深。风云荡天路,邂逅抒忧心。凭君青玉案,中夜张瑶琴。明月照南浦,晨风巢北林。河精为天汉,小星易浮沉。妙道贵忘言,达人无哀音。持.....
待旦
宋·陆游
晨光残淡月,急点杀寒更。历历记孤梦,悠悠带宿酲。揽衣推枕起,乱发绕床行。叹息人间事,还随初日生。
奉赠李八丈判官
唐·杜甫
我丈时英特,宗枝神尧后。珊瑚市则无,騄骥人得有。早年见标格,秀气冲星斗。事业富清机,官曹正独守。顷来树嘉政,皆已传众口。艰难体贵安,冗长吾敢取。区区犹历试,炯炯更持久。讨.....
纠错
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、内容、注释、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,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,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。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!
去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