赠
友
人
卜
居
高
士
移
家
处
,
来
寻
路
不
迷
。
鸡
鸣
深
巷
里
,
门
掩
断
桥
西
。
招
隐
仍
栽
桂
,
看
山
独
杖
藜
。
平
生
厌
尘
事
,
今
日
遂
幽
栖
。
写景抒情
地点
友情表达
隐居生活
自然景物
赏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士选择居住地的情景,充满了隐逸与自然的和谐之美。首句“高士移家处,来寻路不迷”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和行动,暗示着这位高士在寻找理想的居所时,内心有着明确的方向和坚定的信念,仿佛在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。接着,“鸡鸣深巷里,门掩断桥西”两句,通过鸡鸣声和门掩景象,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。鸡鸣声唤醒了清晨的宁静,而“门掩断桥西”则暗示了居住地的隐蔽与远离尘嚣的特点,仿佛是与世隔绝的桃源之地。“招隐仍栽桂,看山独杖藜”两句进一步展现了高士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。栽种桂花不仅象征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,也寓意着高洁与雅致。而“看山独杖藜”则描绘了一幅独自漫步山间、欣赏自然美景的画面,体现了高士在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和自我超越的过程。最后,“平生厌尘事,今日遂幽栖”两句表达了高士对尘世生活的厌倦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满足与喜悦。这不仅是对过去生活的反思,也是对未来隐居生活的期待与实现,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。整体而言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,展现了高士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归宿的过程,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实践,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。
猜您喜欢
幽栖
明·顾猷
四十为渔长水西,汀兰沙鸟共幽栖。雨馀篱落经蛛网,风静檐牙上燕泥。欲醉且图元亮酒,长贫一任少陵妻。苔矶倦倚还持钓,莫管柴门日色低。
出游
宋·陆游
举世谁能伴我闲,出游随处一开颜。系船扛鼎将军庙,秣蹇流觞内史山。小市况经摇落后,高城回望莽苍间。归来灯火湖塘晚,指点柴门未上关。
广陵杂咏(其二)
清·吴山
一榻残书兼旅思,半窗镫火与疏钟。静看六代江南志,坐尽维扬夜雨浓。
游洞壑山庄
明·沈鍊
几处山川近世中,向来车马不曾通。今宵揽辔烟霞里,何异神仙驭玉龙。
孟夫子生生亭赋
唐·卢仝
玉川子沿孟冬之寒流兮,辍棹上登生生亭。夫子何之兮,面逐云没兮南行。百川注海而心不写兮,落日千里凝寒精。予日衰期人生之世斯已矣,爰为今日犹犹岐路之心生。悲夫!南国风涛,鱼龙.....
卧疾
唐·白居易
闲官卧疾绝经过,居处萧条近洛河。水北水南秋月夜,管弦声少杵声多。
送林德祖致政归吴中
宋·赵鼎臣
士论常苦高,出语讥古人。至其取与间,未足了一身。官爵细事尔,臭腐实与邻。奈何夸者徒,薄暮犹逡巡。平日相语此,反覆甚谆谆。顿输一著先,夫子固绝伦。乞身夜上书,妻子不暇询。翩.....
江行
明·俞诰
微月破黄昏,孤吟役旅魂。渔灯寒照水,野树暗藏村。过雁飞还语,栖乌止复喧。客途无限意,寂寞向谁言。
纠错
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、内容、注释、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,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,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。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!
去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