县
郭
新
居
人
家
苟
简
诛
茅
胜
野
盘
,
托
身
城
郭
爱
平
安
。
五
更
人
语
惊
鸡
犬
,
壁
漏
檐
疏
共
一
寒
。
写景抒情
城郊
描述社会
托物言志
结合
赏析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迁居县城后的生活感受,充满了对新居环境的细腻观察与情感投射。首句“苟简诛茅胜野盘”,诗人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简陋居所的喜爱,相较于野外的艰苦生活,虽是简陋的茅屋,却也胜过野外的艰难。这里的“诛茅”即为建造或搭建茅屋之意,体现了诗人对自然、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次句“托身城郭爱平安”,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新居地点的选择原因——城郭之中,他感受到了内心的安定与安全。这里的“托身”意味着将自己寄托于某处,而“城郭”则象征着社会秩序与文明的庇护,让诗人得以远离外界的纷扰,享受内心的平静。第三句“五更人语惊鸡犬”,通过描绘清晨时分的情景,展现了县城居民生活的日常一面。五更时分,人们开始活动,交谈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,甚至惊动了鸡犬。这一细节不仅生动地呈现了县城的活力与生机,也暗示了邻里之间的和谐共处。最后一句“壁漏檐疏共一寒”,则将视角转向了居住环境的不足之处。墙壁漏水,屋檐稀疏,共同营造出一种简陋而寒冷的居住条件。然而,即便如此,诗人依然能够从中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不易,同时也可能蕴含着对简朴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接纳。整体而言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,展现了诗人对新居环境的复杂情感,既有对简朴生活的向往,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接受,以及在其中寻找内心平和的努力。
曹彦约
368首
淳熙八年进士。曾从朱熹讲学,后受人之召,负责汉阳军事,因部署抗金有方,改知汉阳军。后累官宝谟阁待制、知成都府。嘉定初,为湖南转运判官,镇压郴州(今湖南郴县)瑶民起义,后任利州路(今属陕西)转运判官兼知利州,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、通商蠲税,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。宝庆元年,擢为兵部侍郎,迁礼部侍郎,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,力辞不拜,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,卒谥“文简”
猜您喜欢
送舒国裳谪闽中(其一)
明·马汝骥
童童百丈松,上有女萝丝。缘蔓岂不固,所嗟霜露摧。伊人何眷恋,乖别亦何期。傍路有清溪,蒲生叶离离。将子莫折蒲,折蒲濡裳衣。安得瑶玉英,采采以相贻。
正落花诗十首(其四)
明末清初·王夫之
游魂化密故饶甘,怕扇蜂潮闹不堪。忧寄上天埋下地,云迷泽北梦江南。吾何随尔累累子,我醉欲眠栩栩酣。时向天台亲报佛,春愁痴在早除贪。
颂
金·然逸期
四大元无主,包罗物外身。壶中天地好,归跨紫麒麟。
送祝如华二首(其二)
明·胡应麟
十载高山托素琴,朱弦无处觅知音。飞霜落月河桥畔,惆怅行人发武陵。
追送陆元量宪使华节亭不及
明·欧大任
青山病后出柴门,羸马迟迟惨别魂。清啸尚思刘越石,交情敢负赵平原。九峰归卧驯林虎,六月哀歌断岭猿。独有吴淞千里雪,梦寻堪到陆家园。
古意
唐·戴叔伦
悠悠南山云,濯濯东流水。念我平生欢,托居在东里。失既不足忧,得亦不为喜。安贫固其然,处贱宁独耻。云闲虚我心,水清澹吾味。云水俱无心,斯可长伉俪。
雁来红
清·胡承珙
三年长剑倚天东,手种扶桑映日红。数遍园中閒草木,独将心事托飞鸿。
四题小室
清·戴亨
入世仍尘迹,公归即散襟。移花邀月近,款竹闭门深。鱼亦濠梁乐,云留谷口阴。此中真味永,得意托微吟。
纠错
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、内容、注释、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,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,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。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!
去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