殿
穿
写景
地点
山水
抒情
夏景
船行途中

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在正午时分乘船停泊于苍溪县的情景。开篇即以“风色高”、“遂泊苍溪县”勾勒出一个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画面。随后,“层崖抱林木,有寺藏葱茜”则细致地描绘了山中寺庙的幽深与自然景观的交融。诗人步行于危险的磴道,通过“荫密颇萦转”一句,可以感受到他对周遭环境的仔细观察和欣赏。接着,“上到金仙家,缘空列台殿”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好奇心,还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。“修篁挂悬溜,坐觉炎暑变”一句,则是对环境与内心感受的一种交融,通过外在景物的变化来反映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宁静。老僧的出现,“老僧晓经论,言语何贯穿”,不仅增添了人文气息,也让诗歌带上了哲理的深度。“引我上高阁,阑干俯江面”一句,将读者带到了一个更为开阔的视野,让人能够鸟瞰全貌。随后的“寥寥百里内,山水尽奇观”则是对这片景致的极致赞美。最后,“谁谓羁旅中,所见皆所愿。汀洲白鸟聚,井邑青烟散。乐此暮忘归,疏钟起岩畔。徙倚下松门,尚怪舟人唤。”几句,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好风景的留恋,以及心境的自在与超脱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深刻表达,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、与自然合一的人生态度。

文同

863首
文同(1018~1079年),字与可,号笑笑居士、笑笑先生,人称石室先生。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(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)人。著名画家、诗人。宋仁宗皇祐元年(1049年)进士,迁太常博士、集贤校理,历官邛州、大邑、陵州、洋州(今陕西洋县)等知州或知县。元丰初年,文同赴湖州(今浙江吴兴)就任,世人称文湖州。元丰二年(1079)正月二十日,文同在陈州(今河南省淮阳县)病逝,未到任而卒,享年61岁。他与苏轼是表兄弟,以学名世,擅诗文书画,深为文彦博、司马光等人赞许,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。笑笑先生,人称石室先生。著名画家、诗人。宋仁宗皇祐元年(1049年)进士,迁太常博士、集贤校理,历官邛州、大邑、陵州、洋州(今陕西洋县)等知州或知县。元丰初年,赴湖州(今浙江吴兴)就任,世人称文湖州。元丰二年(1079)正月二十日,在陈州(今河南省淮阳县)病逝,未到任而卒,享年61岁。他与苏轼是表兄弟,以学名世,擅诗文书画,深为文彦博、司马光等人赞许,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

猜您喜欢

望洞庭湖赠张丞相
唐·孟浩然
八月湖水平,涵虚混太清。气蒸云梦泽,波撼岳阳城。欲济无舟楫,端居耻圣明。坐观垂钓者,空有羡鱼情。
小池
宋·杨万里
泉眼无声惜细流,树阴照水爱晴柔。小荷才露尖尖角,早有蜻蜓立上头。
虞美人·有美堂赠述古
宋·苏轼
湖山信是东南美,一望弥千里。使君能得几回来?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。沙河塘里灯初上,水调谁家唱?夜阑风静欲归时,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。
二郎神
宋·柳永
炎光谢。过暮雨、芳尘轻洒。乍露冷风清庭户,爽天如水,玉钩遥挂。应是星娥嗟久阻,叙旧约、飙轮欲驾。极目处、微云暗度,耿耿银河高泻。闲雅。须知此景,古今无价。运巧思、穿针楼上.....
山居即事
明·刘宗周
病躯三月裌衣寒,高卧袁安带雪看。春到落花风细细,晓披仙药露漫漫。穷探幽胜凭藜杖,自数行藏付鹖冠。吾道只今输陋巷,息肩应指白云端。
念昔游三首(其二)
唐·杜牧
云门寺外逢猛雨,林黑山高雨脚长。曾奉郊宫为近侍,分明㩳㩳羽林枪。
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(其二)
宋·陆游
吏退庭空剩得闲,一窗如在翠微间。半崖萦栈游秦路,叠嶂生云入剡山。真有岩居临绝壑,但无渔艇系寒湾。跻攀自苦君休笑,寸步何曾不险艰。
古橘谣
清·卓肇昌
蓬莱宫前合欢树,碧叶金衣凌霄坞。朝餐五色文彩霞,露浥金茎广寒府。六月珠颗红离离,樵者入山持雷斧。仙室窅然幽以深,小苑丛丛石洞古。洞门白犬笑人来,碧落峰前鸡鸣五。抱犊壁间列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