咏
汉
高
祖
百
战
方
夷
项
,
三
章
且
代
秦
。
功
归
萧
相
国
,
气
尽
戚
夫
人
。
咏史怀古
赞颂帝王
战争题材
情感表达
译文
历经百战才平定了项羽,三条法令暂时代替了秦朝的暴政。
功绩归于萧何宰相,而悲惨的命运却落在了戚夫人身上。
赏析
这首诗是唐代诗人于季子创作的《咏汉高祖》,通过对汉高祖刘邦的赞颂,展现了诗人的历史观和个人情感。开篇“百战方夷项,三章且代秦”描绘出刘邦经过无数次战斗,最终推翻秦朝、建立汉朝的英雄事迹。“百战”表明了刘邦征战的艰难与持久,而“三章”则是指刘邦在霸上(今陕西西安东)称帝,定都长安后,先后颁布的《书》、《令》和《诏》,象征着新政权的建立与法律制度的确立。这里诗人用“且代秦”四字,既肯定了刘邦推翻暴秦、开创汉朝的伟业,也隐含了一种超越之意,表明汉朝较之秦朝有更高的政治理念和治国方略。接着,“功归萧相国,气尽戚夫人”则转向个人情感的抒发。萧何是西汉初年著名的丞相,他与曹参共同辅佐刘邦,是汉朝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人物。这句强调了萧何在汉室建立中的功绩,通过“功归”二字突出了他的贡献。而“气尽戚夫人”则是指戚夫人,在刘邦去世后因哀伤而死,表现出她对刘邦的深情与忠诚。这里诗人借用历史人物之死,以此来表达对汉高祖不朽功业和个人忠贞情操的赞美。总体看来,这首诗通过对汉初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的提炼,展现了诗人的历史审视与个人的情感寄托。
猜您喜欢
赠梁渐子(其四)
明·陈邦彦
海氛初就平,骄敌犹匪茹。潢池有弄兵,逋诛在秦豫。材官非不足,往往烦召募。司农忧转饷,反裘未遑顾。遂使圣躬劳,况也诸曹署。草茅空有怀,所守在章句。温饱非良图,毛锥复何与。子.....
咏史(其二)王导
宋末元初·陈普
醉中送首悲刘胤,食里迷唇吊马流。江左当年何所恃,邺中白雁合封侯。
次韵酬苏盦
清末近现代初·陈宝琛
启东兴盛并陪京,迁地因时世莫惊。日角重光宜受玺,雪花九月助餐英。诸君好勒浯溪颂,老我归寻息壤盟。赠策衰庸何敢比,从来王道视人情。
咏史诗·鸿门
唐·胡曾
项籍鹰扬六合晨,鸿门开宴贺亡秦。樽前若取谋臣计,岂作阴陵失路人。
咏史诗·朝歌
唐·胡曾
长嗟墨翟少风流,急管繁弦似寇雠。若解闻韶知肉味,朝歌欲到肯回头。
咏史(其七)蜀先主
宋末元初·陈普
养虎荆州岁欲阑,一家豚犬不胜安。振振公族麟之角,妄作山林猛兽看。
读《史记》四十首(其十)后期斩
清·张晋
穰苴先,庄贾后。期日中,设表漏。后期斩,法不宥,军一出,燕师覆。梁王越,踵其智,少年笑,疑相戏。斩一人,设坛祭,众大惊,头抢地。彼盗耳,乃封王,能用众,岂寻常。军贵整,法.....
题姜如农侍郎荷戈图
清·全祖望
七尺疑金铸,须眉尚俨然。茫茫亡国戚,忽忽荷戈年。甬上曾弭节,先人辱赠笺。一军惊失守,连趼各殊天。珍重山居誓,苍凉野哭篇。哲昆棠荫在,赐庙海隅悬。馎饦诗无敌,蟛蜞话足传。归.....
纠错
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、内容、注释、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,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,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。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!
去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