励
志
五
日
不
读
书
,
筋
力
欲
衰
老
。
十
日
不
作
文
,
心
思
已
枯
槁
。
常
恐
名
不
立
,
青
青
去
人
早
。
铅
椠
无
虚
陈
,
经
训
恣
蒐
讨
。
况
偕
素
心
人
,
疑
义
相
与
考
。
偶
然
窥
新
境
,
郎
若
睹
清
昊
。
孜
孜
入
编
记
,
日
久
成
初
稿
。
敢
云
希
古
人
,
亦
曰
敦
宿
好
。
励志
惜时
赏析
这首清代诗人郝懿行的《励志》诗,以个人读书和写作的体验,表达了对学问追求的执着和对知识的渴望。诗中通过“五日不读书,筋力欲衰老”和“十日不作文,心思已枯槁”,形象地描绘了长时间不学习对自己身心的影响,显示出读书和创作对于保持活力和思维敏锐的重要性。接着,“常恐名不立,青青去人早”表达了对未能及时建树名声的忧虑,暗示了时间的紧迫感。诗人强调勤奋积累,“铅椠无虚陈,经训恣搜讨”,表明他勤于阅读经典,深入研究学问。“况偕素心人,疑义相与考”则体现了与志同道合者共同探讨学问的乐趣,相互切磋,共同进步。诗人偶有所得,“偶然窥新境,郎若睹清昊”,形容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新知的喜悦,如登高望远,视野开阔。最后两句“孜孜入编记,日久成初稿”,表达了持之以恒的精神,即使不能达到古人的高度,也坚持自己的学术追求。“敢云希古人,亦曰敦宿好”,诗人谦逊地表示,虽不敢奢望超越古人,但对学问的热爱和坚持始终不变。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个人经历为载体,展现了作者对学问的热爱和对自我提升的坚定决心,具有积极向上的励志意味。
猜您喜欢
鹧鸪天(其七)送廓之秋试
宋·辛弃疾
白苎新袍入嫩凉,春蚕食叶响回廊。禹门已准桃花浪,月殿先收桂子香。鹏北海,凤朝阳。又携书剑路茫茫。明年此日青云去,却笑人间举子忙。
悯农二首(其二)
唐·李绅
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
自勉
宋·陆游
曩岁读隐书,妄意慕陶葛。芝房及乳石,日夜躬采掇。飞举固未能,死籍或可脱。那知事大谬,发齿将秃豁。神仙岂弃汝,正坐自迂阔。馀年尚努力,勿待烛见跋。
集句联
清·蔡鸿逵
藏书万卷可教子;买地十亩皆种松。
阳明书院岚漪诗屋联
清·李彦章
能令水石常在眼;任有闲忙不负诗。
必大弟赴新城簿
宋·赵孟坚
乃翁换官班,几郁青云志。晚以身徇国,而得禄及嗣。妙年当膴仕,应识珍重此。簿领职任轻,正合亲文史。东安吾旧游,山水清且美。编户虽不稠,而亦有文士。择友如择木,所贵高于己。游.....
诞日邓宪副子几贺以诗次韵(其一)
明·钟芳
宦海蓬飘四七年,韶华催老鬓华鲜。弧辰重值涒滩岁,蠕息终惭咫尺天。组绶倦抛依老圃,林皋遍赏学游仙。何当更作香山会,同和阳春白雪篇。
寄语
清·胡琼瑶
闻道多情因我瘦,恐将志气日消磨。人生有命何须虑,寄语光阴莫浪过。
纠错
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、内容、注释、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,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,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。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!
去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