稿
宿
励志
惜时

赏析

这首清代诗人郝懿行的《励志》诗,以个人读书和写作的体验,表达了对学问追求的执着和对知识的渴望。诗中通过“五日不读书,筋力欲衰老”和“十日不作文,心思已枯槁”,形象地描绘了长时间不学习对自己身心的影响,显示出读书和创作对于保持活力和思维敏锐的重要性。接着,“常恐名不立,青青去人早”表达了对未能及时建树名声的忧虑,暗示了时间的紧迫感。诗人强调勤奋积累,“铅椠无虚陈,经训恣搜讨”,表明他勤于阅读经典,深入研究学问。“况偕素心人,疑义相与考”则体现了与志同道合者共同探讨学问的乐趣,相互切磋,共同进步。诗人偶有所得,“偶然窥新境,郎若睹清昊”,形容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新知的喜悦,如登高望远,视野开阔。最后两句“孜孜入编记,日久成初稿”,表达了持之以恒的精神,即使不能达到古人的高度,也坚持自己的学术追求。“敢云希古人,亦曰敦宿好”,诗人谦逊地表示,虽不敢奢望超越古人,但对学问的热爱和坚持始终不变。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个人经历为载体,展现了作者对学问的热爱和对自我提升的坚定决心,具有积极向上的励志意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