咬牙切齿

拼音
yǎo yá qiè chǐ
反义词
释义
切齿:咬紧牙齿;表示痛恨。形容愤恨或发狠到极点的神情。
出处
元・孙仲章《勘头巾》第二折:“为甚事咬牙切齿,唬得犯罪人面色如金纸。”
用法
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。
解析
①见“恨之入骨”。②“咬牙切齿”和“痛心疾首”“深恶痛绝”;都表示痛恨。但“咬牙切齿”偏重在痛恨的状态表情;可以用于对自己方面也可以用于对敌人方面的痛恨;多作口头;“痛心疾首”偏重于“痛”的心情上;往往指对内部人的痛恨;多用作书面语;“深恶痛绝”偏重于形容痛恨的思想感情方面;多用于书面语。
示例
只见水军头领早把张清解来。众多兄弟都被他打伤,咬牙切齿,尽要来杀张清。(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七十回)
典故
“切齿”的“切”,音qiè,是“密合”、“咬紧”的意思,所以与“咬牙”同义,因而组合成“咬牙切齿”。这个成语,用来形容人非常痛恨的样子。较早的文献只用“切齿”,《韩非子・守道》谈论保全国家的方法。韩非子认为,如果国家能够将法度确实建立,厚赏严刑,让人民有所依循,那么“人主甘服于玉堂之中,而无瞋目切齿倾取之患。”意思是说将法度建立好,君主就能在宫殿享受豪华的生活,没有人会瞪著眼睛,咬紧牙齿,愤恨地想要倾覆他了。后来“切齿”之上,另增同意的“咬牙”二字,成为“咬牙切齿”的成语,广为后人所用,用以表示非常悲痛愤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