扬
州
慢
万
点
疑
星
,
四
围
如
画
,
往
来
半
是
灯
舟
。
正
繁
弦
急
管
,
响
彻
大
江
流
。
忆
邗
上
、
湖
亭
逭
暑
,
清
歌
檀
板
,
鼓
吹
都
休
。
怎
人
移
星
换
,
旬
馀
疑
隔
三
秋
。
一
轮
皓
月
,
喜
此
时
、
同
照
山
丘
。
更
烛
影
摇
红
,
波
光
耀
彩
,
几
费
凝
眸
。
生
怕
汝
南
鸡
唱
,
知
慈
云
、
返
棹
难
留
。
这
馀
辉
长
夜
,
顿
添
无
限
新
愁
。
写景抒情
地点
季节写景
月亮赞颂
离别
忧愁
译文
译文:无数疑似星星的灯光,四周围景象如画一般,来来往往的船只半载着明灯。
译文:正是繁弦急管的声音,响彻大江的流水。
译文:回想起扬州邗江之上的湖亭避暑,清歌檀板(指音乐和舞蹈)都已停止,鼓吹声也已消逝。
译文:怎么能够移动星辰更换位置呢?十日之余仿佛隔了三个秋天。
译文:一轮明亮的月亮高悬空中,欣喜此时与山丘一同被月光照亮。
译文:更有烛光摇曳映出红色,波光闪耀多彩,令人几度凝神注视。
译文:生怕听到汝南鸡鸣的声音,知道慈云(可能是指某种美好的景象或人)回来划桨却难以留住。
译文:这余下的光辉和漫长的夜晚,突然增添了无限的新的忧愁。
赏析
此诗《扬州慢》由清代诗人阮恩滦所作,描绘了扬州夜晚的美景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。首句“万点疑星,四围如画”,以“疑星”形容灯火之多,仿佛满天星辰,四周景象如同画卷般美丽。接着“往来半是灯舟”,描述了船只在灯火中穿梭的情景,营造出一种繁华而又静谧的氛围。“正繁弦急管,响彻大江流”两句,通过音乐的描写,展现了扬州夜晚的热闹与欢愉。接下来“忆邗上、湖亭逭暑,清歌檀板,鼓吹都休”,回忆起往昔在湖亭避暑时的清歌檀板、鼓吹声,与当前的场景形成对比,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。“怎人移星换,旬馀疑隔三秋”两句,运用夸张手法,感叹时间的流逝,即使短暂的相聚也仿佛经历了漫长的分别。接下来“一轮皓月,喜此时、同照山丘”,在皓月之下,诗人与山丘共沐月光,表达了对当下相聚的喜悦与珍惜。“更烛影摇红,波光耀彩,几费凝眸”几句,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色,烛光与波光交相辉映,令人目不暇接。最后“生怕汝南鸡唱,知慈云、返棹难留”,担心清晨的到来会让人不得不离开,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不舍与留恋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,描绘了扬州夜晚的美景,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相聚短暂的感慨,情感丰富,意境深远。
猜您喜欢
巴陵夜别王八员外
唐·贾至
柳絮飞时别洛阳,梅花发后到三湘。世情已逐浮云散,离恨空随江水长。
题吴冬官淮南别意卷
明·周瑛
江馆三年梦,云山万里秋。欲知相别意,淮水向东流。
寄惠椿亭侍郎(其三)
清·福康安
龙沙万里怅离群,自此参辰宦迹分。料得天涯劳远梦,滇风蜀雪又秦云。
春尽次淮上
明·邱云霄
南关何处日孤征,归梦先春几百程。今日送春犹是客,孤城寒雨不胜情。
五日何次德邀泛桃叶渡
明末清初·邝露
昆刀切玉不为利,傅粉儿郎天庙器。怜余落魄金陵城,孔融一去时辈轻。君家紫骝骄躞蹀,踏碎桃花上桃叶。五丝续命还续愁,昔人去国多离忧。离忧若此能不醉,醉上孙荆旧酒楼。
荆州亭·旅泊
清·王于臣
客舫何堪雨泊。布被难禁风削。愁惹病支离,魂梦总无安著。岸上人家击柝。城畔戍楼吹角。彻夜不曾停,省得孤怀寥落。
送矩上人
宋·董嗣杲
单悬淮楚寺,裓染岁时尘。踏雪归何处,看云悟此身。三乘新见性,一钵晚随人。江北萧条甚,还期莫待春。
送客游洞庭湖
明·谢榛
相逢楚客问巴州,此去扬帆湖上游。天汉长连洞庭水,云霞半入岳阳楼。低空白雁投寒渚,隔浦丹枫照暮秋。莫向湘君听鼓瑟,黄陵月冷不胜愁。
纠错
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、内容、注释、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,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,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。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!
去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