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
赋
(
其
二
)
一
病
四
十
日
,
西
风
草
木
凉
。
倚
床
腰
见
骨
,
览
镜
眼
留
眶
。
倦
策
吟
诗
杖
,
频
烧
读
易
香
。
夜
深
排
果
饵
,
乞
巧
大
医
王
。
病中感怀
秋日写景
读书生活
医者期盼
赏析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患病多日后的凄凉生活和内心的忧虑。"一病四十日,西风草木凉"表达了长期卧病在床,目睹秋风吹过,草木凋零,自然界的变化与自己身体的衰弱形成鲜明对比。"倚床腰见骨,览镜眼留眶"则形象地展示了病中人的瘦弱和对镜中苍老面容的感慨。接下来的"倦策吟诗杖,频烧读易香"显示了诗人即便身体虚弱,也依旧保持着对文学和学问的执着。"夜深排果饵,乞巧大医王"则透露出求医问药的迫切和对健康的渴望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,展现了古人疾病中的苦楚与坚持,以及对生命和健康的珍视。这不仅是对个人遭遇的抒情,更蕴含着对自然规律、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。
文天祥
977首
文天祥(1236年6月6日-1283年1月9日),初名云孙,字宋瑞,一字履善。道号浮休道人、文山。江西吉州庐陵(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)人,宋末政治家、文学家,爱国诗人,抗元名臣,与陆秀夫、张世杰并称为“宋末三杰”。宝祐四年(1256年)进士第一。开庆元年(1259年),补授承事郎、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。咸淳六年(1270年)四月,任军器监、兼权直学士院,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,被罢官。德祐元年(1275年),元军沿长江东下,文天祥罄家财为军资,招勤王兵至5万人,入卫临安。旋为浙西、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。遣将援常州,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,退守余杭。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,奉命赴元军议和,因面斥元丞相伯颜被拘留,押解北上途中逃归。五月,在福州与张世杰、礼部侍郎陆秀夫、右丞相陈宜中等拥立益王赵昰为帝,建策取海道北复江浙,为陈宜中所阻,遂赴南剑州(今福建南平)聚兵抗元。景炎二年(1277年)五月,再攻江西,终因势孤力单,败退广东。祥兴元年(1278年)十二月,在五坡岭(今广东海丰北)被俘。次年,元朝蒙、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(今新会南),令招降张世杰。文天祥拒之,书《过零丁洋》诗以明志。后被解至元大都(今北京),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,许以中书宰相之职。文天祥大义凛然,宁死不屈。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(1283年1月9日),于大都就义。著有《文山诗集》、《指南录》、《指南后录》、《正气歌》等。又字宋瑞,自号文山。汉族,吉州庐陵(今江西吉安县)人,南宋末大臣,文学家,民族英雄。宝祐四年(1256年)进士,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。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,被扣留。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,由南通南归,坚持抗元。祥兴元年(1278年)兵败被张弘范俘虏,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,后在柴市从容就义。著有《过零丁洋》、《文山诗集》、《指南录》、《指南后录》、《正气歌》等作品
猜您喜欢
和家兄敬怀秋日閒居(其三)
清·万光泰
瘿尊含古制,㾌琴韫奇曲。席门无高车,枢断绳自续。比邻二三叟,但话桑麻俗。饮水侑亨瓠,剪韭佐脱粟。百年腐儒餐,粗粝愿已足。
秋日卧病
唐·杜荀鹤
浮世浮名能几何,致身流落向天涯。少年心壮轻为客,一日病来思在家。山顶老猿啼古木,渡头新雁下平沙。不堪吟罢西风起,黄叶满庭寒日斜。
秋日病中得笙斋诗
清末近现代初·施梅樵
万里关河一病身,秋风秋雨最愁人。已无福泽膺卿相,偏觉文章忌鬼神。茶灶药炉成懒癖,砚床笔架起微尘。寂寥客里何须问,司马多才岂是贫。鲈脍莼羹客思多,一江秋水涨新波。灯前强把菱.....
早秋龙门舟中
明·郑善夫
艓子小于叶,早秋江上行。风波千古转,天地几时平。病骨怜沧海,凡才耻圣明。不眠闻短吹,故国亦飘零。
次韵萨天锡杂咏四首(其四)
元·李孝光
明月相窥怜我瘦,幽云不动妒僧閒。病馀无力看宾客,独露亭南数碧山。
病中
明·沈周
白木匡床草荐柔,坐深无寐独搔头。明河转影天低树,清夜分更月过楼。病骨瘦生先觉露,老怀虚甚易惊秋。七情莫与微躯妒,生已知浮死识休。
纠错
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、内容、注释、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,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,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。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!
去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