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
和
感
旧
四
首
(
其
一
)
三
世
高
枝
折
广
寒
,
谓
宜
挽
致
道
家
山
。
使
君
紫
马
重
临
郡
,
柱
史
青
牛
亦
出
关
。
占
籍
喜
居
廉
让
里
,
操
觚
悔
记
太
平
寰
。
新
篇
犹
觉
波
澜
阔
,
堪
笑
持
竿
向
浅
湾
。
怀古
历史情怀
颂赞先贤
情感表达
自然景观
作赞颂
励志言辞
赏析
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,名为《又和感旧四首·其一》。从诗中可以看出,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,表达了自己对于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。"三世高枝折广寒"一句,通过树枝被风雪所折,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变迁,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。"谓宜挽致道家山"则是说应将这份怀旧之情引导至道家山,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精神寄托或理想状态。"使君紫马重临郡"和"柱史青牛亦出关"两句,描绘了一种盛世景象。使君骑着紫色的骏马再次来到郡中,柱史乘坐青色的牛车也从城门中走出来,这些都是古代官员出行的壮观场面,显示了作者对于往日荣华生活的回忆。"占籍喜居廉让里"表达了作者对现在平静生活的满足。"操觚悔记太平寰"则是说手持笔墨,反思过去在太平寰中的点点滴滴,这里的“太平寰”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时期或空间。最后两句"新篇犹觉波澜阔,堪笑持竿向浅湾"则表现了作者对于文学创作的自信与期待。尽管新的诗篇仍旧感觉到距离理想尚远,但他依然能够笑着拿起钓竿,向着那平静的海湾前进,这里的“新篇”指的是作者即将开始或已经开始的文学创作。总体来看,这首诗通过对过往与现实的对比,以及对未来的展望,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。
刘克庄
4804首
刘克庄(1187年9月3日—1269年3月3日),初名灼,字潜夫,号后村,福建省莆田市人。南宋豪放派诗人、词人、诗论家。初为靖安主簿,后长期游幕于江、浙、闽、广等地。诗属江湖诗派,作品数量丰富,内容开阔,多言谈时政,反映民生之作,早年学晚唐体,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。词深受辛弃疾影响,多豪放之作,散文化、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。作品收录在《后村先生大全集》中。程章灿《刘克庄年谱》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,侯体健《刘克庄的文学世界》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,探索精微。南宋诗人、词人、诗论家。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,官位最高,成就也最大。宋末文坛领袖,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,词风豪迈慷慨。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,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。
猜您喜欢
访汤倅
宋·汪莘
文者道之器,诗者文之精。世儒失本原,谓以一枝鸣。仆昔颇好学,不与时俗并。始求为己事,中有济物情。静与古月俱,动与秋阳行。先圣此从容,风流被后生。身世两相违,淹留竟何成。一.....
齐天乐
清·龚自珍
相逢怕觅闲文字,替卿疗可春病。难道才人,风风雨雨,埋却半生幽恨。维摩消损。有如愿天花,泥人出定。一样中年,万千心绪待重整。天涯此楼休问,一番枯寂后,须画金粉。红烛填词,青.....
《西湖杂感》二十首(其十四)
明末清初·钱谦益
东海桑田事岂诬,藏舟夜壑本良图。摸金山欲移三竺,蒸土陂应决两湖。地媪荒凉忧竭泽,波神刺促怨投珠。不知系缆江头石,曾见秦人筑塞无?
偕朱非二汪以虚段徽之雨中投兴教寺望南山(其二)
明·袁宏道
迹往休寻记,台倾莫问年。风香来韦曲,雪色照樊川。野寺遮红叶,人家住翠莲。隔溪山更好,驱马入苍烟。
次弟观似单君范
宋·陈著
可人忽相访,恰恰应镫花。古话达时样,霜毛感岁华。雨中书枕榻,山下菜羹家。一笑君听取,归期待白鸦。
铜雀妓二首(其二)
明·胡奎
高台悲风生,望望西陵道。昨日宫中花,今朝墓前草。
送邓宗经还永新训导二首(其一)
明·李昌祺
相逢疑是梦,乍见总堪怜。良会来天上,长贫在客边。青云违故旧,华发感流年。明发征帆去,依然各一天。
更漏子(其二)忆云林
清·顾太清
柳烟柔,花影细。谁解个中滋味。乱愁绪,万千丝。春光能几时。奈何君,惆怅我。有甚云为不可。惆怅我,奈何君。流年快似轮。
纠错
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、内容、注释、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,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,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。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!
去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