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
山水田园
写景抒情
人物咏史
写人
地点纪游
庐山名胜
怀古

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,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,诗人戴良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刘凝之骑牛图中的场景。首句“日落未落西山前”,营造出傍晚时分的氛围,暗示了画面的静态美。接着,诗人聚焦于一位老翁,他悠然地躺在牛背上,形象独特,"短身曲局耸两肩",山花插帽的细节,展现出人物的朴素与自然。牛儿走得平稳如船,"左手拊牛右捉鞭",显示出老翁与牛的默契。一旁的小童则充满活力,"一童冲冷手握拳,迎风鼓势走欲先",象征着生活的热情和希望。背景是"荒郊幂幂草纤纤,云是匡庐古道边",环境清幽,引人遐想。诗人进一步提及刘凝之,他是宋代官员,在政绩斐然后退隐,"匡庐山水好盘旋,此日刘公初挂冠",表达了对他的敬仰。"白发东归耕石田",描绘了他归隐田园的生活,反映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。最后,诗人感慨世事无常,但刘凝之的贤德事迹得以流传,"我观刘公差独贤",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深敬佩。整体来看,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画面,赞美了刘凝之的高尚品格和人生选择,同时也寓含了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。

戴良

310首
又号云林。通经、史百家暨医、卜、释、老之说。初习举子业,寻弃去,学古文于黄、柳贯、吴莱。学诗于余阙。元顺帝至正十八年,朱元璋取金华,召之讲经史。旋授学正。不久逃去。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。后避地吴中,依张士诚。见士诚将败,挈家泛海,抵登、莱。欲行归扩廓军,道梗,侨寓昌乐。元亡,南还,变姓名,隐四明山。明太祖物色得之,召至京师,试以文,欲官之,以老疾固辞,忤旨。逾年自杀。良为诗风骨高秀,眷怀宗国,多磊落抑塞之音。有《九灵山房集》

猜您喜欢

出游
宋·陆游
举世谁能伴我闲,出游随处一开颜。系船扛鼎将军庙,秣蹇流觞内史山。小市况经摇落后,高城回望莽苍间。归来灯火湖塘晚,指点柴门未上关。
和乐天斋戒月满夜对道场偶怀咏
唐·刘禹锡
常修清净去繁华,人识王城长者家。案上香烟铺贝叶,佛前灯焰透莲花。持斋已满招闲客,理曲先闻命小娃。明日若过方丈室,还应问为法来邪。
游洞壑山庄
明·沈鍊
几处山川近世中,向来车马不曾通。今宵揽辔烟霞里,何异神仙驭玉龙。
书林逋诗后
宋·苏轼
吴侬生长湖山曲,呼吸湖光饮山渌。不论世外隐君子,佣儿贩妇皆冰玉。先生可是绝俗人,神清骨冷无由俗。我不识君曾梦见,瞳子了然光可烛。遗篇妙字处处有,步绕西湖看不足。诗如东野不.....
同郭十题杨主簿新厅
唐·高适
华馆曙沈沈,惟良正在今。用材兼柱石,闻物象高深。更得芝兰地,兼营枳棘林。向风扃戟户,当署近棠阴。勿改安卑节,聊闲理剧心。多君有知己,一和郢中吟。
诗二首(其一)
宋·陈舜俞
石磴梯山一里高,荒烟源处税渔樵。官粗事冷人应笑,免对青苗强折腰。
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
唐·白居易
香炉峰北面,遗爱寺西偏。白石何凿凿,清流亦潺潺。有松数十株,有竹千馀竿。松张翠伞盖,竹倚青琅玕。其下无人居,悠哉多岁年。有时聚猿鸟,终日空风烟。时有沈冥子,姓白字乐天。平.....
赠翰林周学士寿昌
清末近现代初·王闿运
长沙学士才名羡,澄湘台下初相见。当时鼓角翻江波,取别匆匆若飞电。七年卧病黄鹄矶,即君留滞周南时。汉口霜凫冻冲网,有酒相呼斛酌之。我年未壮君已艾,众中许我倾流辈。鹦鹉洲前狂.....